近日,特斯拉“中國制造Model 3員工車主交付儀式”在上海超級工廠舉行。
在這個儀式上,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即特斯拉宣布中國制造的Model 3整車價格的基礎車價從35.58萬元下調至32.38萬元(包含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而且根據相關政策,在免征購置稅的基礎上,購買Model 3可享受2.475萬元的新能源補貼,最終售價為29.905萬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開工,成為中國首家外商獨資汽車工廠,截至目前,特斯拉總計有6個工廠。據了解,特斯拉位于德國格倫海德的超級工廠將于今年動工,預計建成后產能將達到50萬輛。
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潛力是公認的,這也是特斯拉將目光瞄準在此的原因。2019年后幾個月銷量“五連降”,2020年將如何發(fā)展才能扭轉當前“遇冷”局面?通過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并降價也能窺探一二,實現新一輪的技術能力和技術水平的突破還是一大關鍵。
方向之一:整車產能集中釋放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外資、合資車企新能源汽車的入市,帶來的不僅是市場增量,還有對產業(yè)鏈的提升。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后,在產業(yè)上下游均與國內不少企業(yè)有深度合作,其中A股中有32家上市公司已進入特斯拉供應鏈,據披露,近期還有8家公司與特斯拉展開合作。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逐步建立起成型的大規(guī)模制造及配套產業(yè)鏈。
除了特斯拉以外,上汽大眾MEB工廠、北京奔馳新能源順義工廠等合資車企的生產基地也先后在去年下半年建成。比亞迪長沙生產基地、長安汽車江寧基地、江鈴汽車富山基地等將在年內陸續(xù)建成投產。
方向之二:售價下降
之所以能提供低于30萬的銷售價格,是因為特斯拉通過降低運輸和制造成本以及取消了從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得以實現。資料顯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零部件本地化率為30%左右,預計將到2020年7月提升至70%-80%。
同時,市場所反饋的效果也較好,低至29.9萬元的國產Model 3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僅上周末兩天的全國訂單數就已超3000臺,提車日期排至3月份,隨著零部件本地化率的提升,其售價將會進一步下降。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補貼今年將取消,沒有補貼的新能源汽車想要在市場上保持產銷量增長的趨勢,必須降低售價到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內,從而帶動市場其他客戶對電動車的消費習慣,實現大規(guī)模替換傳統(tǒng)燃油車。
不管怎么說,特斯拉量產,在某種程度上有望成為新能源車行業(yè)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fā)展的“發(fā)動機”,將倒逼其他國內車企在技術、產品等方面提升,推動制造鏈條更高層次發(fā)展,助推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fā)展。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